广东荔枝“外转内”,即时零售何以实现“助农增收”
中国经济网·2025-06-26 19:01
荔枝产业现状 - 今年广东部分地区荔枝价格下降,受保鲜难和集中上市影响果农收益 [1] - 传统农贸企业转向即时零售渠道破解产业瓶颈,如美团启动"联动百城·美荔兴农"专项行动 [1] - 即时零售推进产区源头直采,构建覆盖百城的产销网络,帮助广东荔枝触达更广市场 [1] - 部分农业企业通过即时零售实现"外贸转内销"的渠道转型 [1] 生鲜农产品痛点与即时零售价值 - 生鲜农产品存在时令性痛点,传统模式因缺乏数字化工具和精准需求分析导致高损耗 [2] - 外贸依赖型企业面临关税波动和内销市场陌生带来的经营风险 [2] - 即时零售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半小时达)满足本地尝鲜需求 [2] - 该模式撬动增量需求,催化农产品生产优化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2] 即时零售对农业升级的推动 - 数据化集约化方式实现"田头到餐桌"高效转移,缩短产地与消费者距离 [3] - 为农户和企业带来额外订单,补足外贸企业国内渠道短板 [3] - 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并推动生产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 - 商务部报告显示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已成行业风口 [3] 平台未来发展方向 - 头部平台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供应链效率,减少农产品损耗 [4] - 探索"科技零售平台+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多方合作机制 [4] - 目标包括实现优质农产品溢价销售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