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棕刚玉又名金刚砂,以铝矾土、焦碳为主要原料制成,化学成分AL2O3含量95%-97%,具有磨削性能好、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等特点,是最基本的磨料 [2] - 产业链上游为铝矾土、焦碳等原材料及电弧炉设备,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于磨料磨具、耐火材料、铸造、水处理等领域 [3] 生产端 - 2024年全国棕刚玉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20.27%,主要增产来自贵州(+25%)、山西(+13.33%)、重庆(+92.31%)、广西(+250%)四大产区 [1][5] - 2024年棕刚玉价格受铝矾土供应紧张推动上涨,块料均价4600-4800元/吨(2023年为4200-4400元/吨),段砂均价5100-5300元/吨(2023年为4750-4950元/吨) [5] - 产区格局变化显著:河南占比从2020年51.2%降至2024年28.09%,重庆同期占比从10.89%升至28.09%,与河南并列第一产区,主因产业链配套完善及长江航运优势 [7] 进出口 - 2024年进口依存度不足0.1%,出口量47.38万吨(占产量53.24%),同比增长10.68% [9] - 出口均价4901.80元/吨,同比下滑28.33%,导致出口额23.23亿元,同比减少20.68% [11] 企业格局 - 行业集中度低(CR3<15%),头部企业包括博赛矿业、贵州固鑫、焦作嘉兴科技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13] - 焦作嘉兴科技年产能13万吨,开发纳米改性棕刚玉使出口单价提升30% [13][15] - 博赛集团棕刚玉年产能13万吨,出口规模亚洲第一,全球第二 [18][20] 发展趋势 - 产能集中度提升,2024年龙头集群产能占比超60%,环保技术升级使能耗降低30%,预计2030年绿色产能占比超70% [21] -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光伏行业需求年增25%,航空航天特种磨料订单排至2025Q2 [22] - 2024年出口占比65.77%,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24%,博赛矿业在东南亚布局10万吨年产能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 [2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棕刚玉行业产业链图谱、产量、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展望:海外需求回暖拉动出口量上升,国内棕刚玉产量恢复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2025-06-27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