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以民生温度激活乡村善治密码
新华网·2025-06-27 10:03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 阜新市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善治的核心支点,通过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大板镇三家子村采用"炕头议事会"破解治理难题,2个月内组织600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清运垃圾3200余立方米[2] - 卧凤沟乡通过村干部入户宣讲环保政策、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引导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哈尔套镇组建党群共富责任区选树党员致富骨干,推动村民从"站着看"到"跟着干"[4] 网格化治理创新 - 阜新县泡子镇巴里村采用"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六个你"未诉先办、"阜政通"接诉即办、"吹哨报到"机制),改变过去依赖"人情调解"的模式,实现矛盾快速响应[5] - 全市推动2600余名专业力量常驻网格,通过网格员主动"送服务入户"替代传统"等诉求上门"的服务模式[5] 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 务欢池镇沙力根皋村整合3000亩水浇田统一流转至种植大户实施玉米单产提升项目,村民获得高于市场价的流转费用及年底分红[6] - 东梁镇东梁村投资100万元建设封闭式农贸市场实现年增收5-6万元,韩家店镇民主村"党建+果蔬采摘"品牌连续四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王府镇河东村开发网红打卡地带动旅游产业链创收100万元[8] - 大板镇三家子村与辽宁省蒙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合作建设65亩玉簪花种植基地,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6万元[8] 数字化与体系化实践 - 阜新市在21个乡镇25个村实施乡村振兴巩固提升试点,通过精细化、数字化、体系化模式探索新路径,例如六家子村实现"云端"村务管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