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国企现象概述 - 多家央企包括国家能源集团、中信集团、华能集团、中广核及华润集团近期发布声明揭露不法分子假冒国企设立机构如拓展中心或伪造子公司 从事虚假宣传和违法投资活动 [1] - 假冒行为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传播 使用未经授权的名号和商标 涉及虚假投资理财产品 与正牌国企无任何关联 [1] - 中信集团监测到四家企业伪造公章及文件 虚假登记下属公司为股东 并曝光17家假冒下属企业名单包括华融资本运营(深圳)有限公司 [1] 假冒国企类型与特征 - 显型虚假国有企业通过注册中字头或省字头字号 或采用与被冒名国企相似字号进行碰瓷 并利用虚假宣传混淆视听 例如华融资本运营(深圳)有限公司 [2] - 隐型虚假国有企业通过股权代持、虚假合资或挂靠经营模式隐藏 股权穿透后可能显示为国企子公司 但实际管理不受干预 被挂靠国企未出资并按年收取管理费 [2] - 争议型案例如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股份公司 因股东为社团法人组织 部分子公司无员工参保记录和实际业务披露 引发透明度争议 [2] 假冒国企影响与监管 - 假冒国企经营能力弱 常涉及非法集资和合同诈骗等违法活动 具有信用套利空间大和违法成本低的特点 损害企业声誉并扰乱市场秩序 导致投资者经济损失 [3] - 中国国储能源被卷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成为多起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 [3] - 国务院国资委上线假冒国企举报平台 实施高压监管 以营造合规守信营商环境 [3] 市场环境与风险因素 - 近期市场并购重组火热 国企改革和资产重组推进中名称及股权结构变化 可能为假冒国企提供可乘之机 [3] - 假冒国企背后存在挂靠灰产 中介明码标价年收费 并通过防火墙隔离风险 造假产业链可隐蔽存续或通过平移方式变更国企股东 [3] - 构建政府监管、平台治理、企业维权和公众警惕的四维防线被视为遏制现象蔓延的核心手段 [4]
防范假国企潜行需构建多维防线
证券时报网·2025-06-27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