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Platforms的AI战略转型 - Meta正在通过大规模资本投入和人才收购转型为AI基础设施领导者,包括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份并建立超级智能实验室[3] - 公司采用开源策略开发Llama大语言模型,与OpenAI等封闭系统形成差异化竞争[4] - 通过高薪招募顶级AI人才,包括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并提供高达1000万美元年薪的岗位[5] Meta的AI商业化前景 - 预测到2035年生成式AI产品将创造4600亿至14万亿美元收入,覆盖WhatsApp客服到Instagram内容创作等场景[6] - 凭借33亿日活用户的渠道优势,Meta具备纯AI公司难以企及的商业化落地能力[6] - 通过开源开发+资本部署+用户规模的三重组合,目标成为互联网AI基础设施层的主导者[7] Tesla的机器人战略布局 - 2025年6月推出小规模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作为AI系统的现实测试场[9] - 人形机器人Optimus计划2025年量产5000台,2026年扩产至5万台,单价2-3万美元[11] - 垂直整合优势显著:自研AI芯片、软件和生产线,车辆技术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12] Tesla的AI生态系统构建 - 机器人出租车服务产生的数据将形成自动驾驶与机器人导航的指数级改进循环[13] - 马斯克预测Optimus最终价值可能超过特斯拉其他业务总和,有望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13] - 尽管存在延期交付争议,但公司在规模化制造和AI技术上的护城河难以被复制[14] 长期投资价值 - 两家公司均由创始人主导,愿意为AI愿景承担极高风险[15] - Meta和特斯拉的转型本质上是从社交媒体/电动车企业升级为AI基础设施和机器人公司[1][10] - 市场对其AI战略存在短期质疑,但长期可能重塑行业格局[7][14]
2 Tech Stocks I'd Buy and Never S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