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资创投考核“松绑” 单项目可100%亏损
经济观察网·2025-06-28 08:46

国资创投考核机制改革 - 多地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单个项目100%容亏机制,解决国资创投"不敢投"问题 [2][3] - 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允许"从0到1"阶段100%亏损,"从1到2"保本微利,"从2到N"实现盈利的良性循环 [5] - 四川省政府引导基金对种子期企业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80%,单个项目允许100%亏损 [6] - 广州开发区母基金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 [6] 政策调整背景与目的 - 早期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特点,与传统国资考核机制存在错位 [2][3] - 政策旨在通过容忍短期风险换取长期战略收益,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14] -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政府通过风险托底机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早期科创 [7] - 将国有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8] 行业影响与变化 - 国资LP投资策略从回避早期项目转向"投早投小投长投硬" [13][14] - 政策激活早期投资市场,2024年国资性质资金在LP结构中占比达88.8% [11] - 消除投资人员顾虑,促进资本流向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硬科技领域 [4][7] - 改变对赌协议泛滥现象,为硬科技项目提供更宽松融资环境 [9][12] 考核机制优化方向 - 建立"尽职合规责任豁免"制度,不以单个项目盈亏作为考核依据 [12] - 考核重点转向政策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能三维度综合评价 [13] - 强调"算总账"和"算大账",注重整体投资组合长周期表现 [3] - 考核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但不单纯追求财务回报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