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锻造毕业生“硬实力” 为学生铺设从校园直达企业就业“快车道”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 多所高校采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全周期就业引导体系为学生铺设从校园直达企业的就业快车道[1] - 清华大学与中核中航等10余家军工央企建立战略合作每年组织600余名学生赴重点企业沉浸式体验实际工作场景[1] - 近5年清华大学超过2300名毕业生赴国防科工领域制造业能源行业就业赴西部东北地区的毕业生签约人数已超过2024年同期[3] 清华大学就业引导体系 - 清华大学构建从新生入学到毕业求职的全周期就业引导体系包括入学教育植入职业规划课程非毕业班开设实习早春营[3] - 该培养机制让学生就业选择更有方向更有底气[3] 合肥工业大学校企合作 -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实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携手开展实训实习锻造学生硬实力[4] - 该校开设小米工程师训练营企业选派资深工程师组成金牌讲师团队入驻校园开展为期15天的课程实训[6][7] - 通过考核的学生可获得结营证书和提前批次录用通知书[7] 北京体育大学校企合作 - 北京体育大学与多家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运动装备研发到赛事教学构建全流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7] - 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运动科技研发中心联合开展新型运动装备研发每年有百余名本硕博学生参与研究和实习实训[9][10] - 通过合作举办区域性全国性体育赛事让学生深度参与赛事全流程为中小学输送优秀教师奠定基础[10] - 教育学院70%以上的毕业生到中小学当老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