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下绣花功夫,为流动摊主“安家”(干部状态新观察·走进一线探作风)
人民日报·2025-06-30 06:01

城市管理政策创新 - 邢台市城管部门推动从刚性管理向柔性服务转变 实施市容街道分级分类管理 包括精品街、标准街和便民街三种类型 [9] - 全市已设置156个便民服务街(点) 涵盖日用百货、小吃、瓜果蔬菜等品类 实现城市烟火气与洁净美共存 [10] - 在元街早市治理中划出指定区域并用黄线清晰标注 为700家常驻商贩固定摊位和面积 同时在西口开辟临时疏导点供新摊主使用 [6] 早市经营生态 - 元街早市日均人流量超过10000人 东西绵延约900米 连接守敬北路与冶金北路两大交通要道 周边人流密集 [3][8] - 摊位布局经过科学优化:西窄东宽区域按尺寸差异化安排摊位 将选购时间短的摊位置于东西两侧 需要精挑细选的摊位集中在中段 [8] - 早市经营时间集中在早晨至上午9点多 生意好时摊贩日收入可达70-80元 [1] 个体经营案例 - 残疾摊贩柴玉花经营菜籽销售 进价0.7-0.8元/包 零售价1元/包 采用卖完再结本钱的供货模式 [1] - 从流动叫卖升级至固定摊位 经营工具从人力三轮车更换为电动三轮车 并新增日历等季节性商品 [8] - 通过城管部门协调邻近摊主腾出1米多宽固定摊位 实现经营稳定性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