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媒曝伊朗官员私密通话,白宫急眼
观察者网·2025-06-30 15:58

美军打击伊朗核设施效果争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美军已"彻底摧毁"伊朗关键核设施,包括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并称目标地点只剩"几千吨岩石" [1][5] - 伊朗官员通过私密通信评估美军打击的破坏力和范围小于预期,与特朗普说法形成反差 [1] -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在国会机密简报中称伊朗关键核设施被"彻底摧毁",金属转化设施(生产核弹核心部件)需数年重建,且"绝大部分"浓缩铀被埋藏 [5] 情报评估与政府回应 - 美国国防情报局(DIA)早期评估认为打击仅将伊朗核计划倒退数月,未摧毁核心部分,部分离心机仍完好 [5][6] - 特朗普政府批评DIA报告为"低可信度",需数天至数周完成全面评估,但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已宣称行动"大获成功"并将伊朗核计划推迟"多年" [6][7] - 白宫和五角大楼指责媒体"断章取义",称伊朗官员无法评估地下破坏情况,并批评报道为"政治行动" [1][5] 国际与国内分歧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称破坏严重但"非彻底",伊朗"几个月内"可重启铀浓缩 [7] - 美国国会民主党参议员墨菲认为伊朗仍保留关键设备和能力,核计划仅推迟数月而非数年 [7] - 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承认打击造成重创但伊朗具备恢复能力,质疑其发展核武器的意图是否被摧毁 [7] 技术细节与背景 - 美军动用重达30000磅(约14吨)的巨型钻地弹和"战斧"巡航导弹打击核设施 [2] - 卫星图像显示爆炸封闭了核设施入口但未摧毁地下建筑,伊朗可能在袭击前转移了浓缩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