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心络对心脑血管具有三重保护作用,关键循证证据与临床获益全解析
环球网·2025-06-30 16:13

指南更新与核心观点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首次将通心络胶囊纳入推荐方案,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介入治疗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IIa, B-R),并可改善预后(I, C-EO)[1] - 通心络作为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的创新中药,由12味中药组成,具有三重保护作用(血液、血管、微血管),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成效显著[7] 三重保护作用机制 血液保护 - 降脂、抗炎、抗凝、抑栓,与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联用可协同增效,减少阿司匹林抵抗及出血副作用[4] 血管保护 - 解除血管痉挛有效率达83%,是《冠状动脉痉挛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唯一推荐的创新中药[5] - 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面积进展(CAPITAL研究证实)[5] 微血管保护 - 降低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36.6%,改善心肌再灌注(仅35%心梗患者术后获良好再灌注)[6] - 激活eNOS保护血管内皮,缩小心梗面积,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心衰及猝死风险[6] 循证医学证据 心血管领域 - CAPITAL研究:通心络延缓颈动脉斑块进展,减少首发心血管事件[9] - ENLEAT研究:降低心肌无复流率36.6%,缩小心梗面积[9] - CTS-AMI研究:降低1年心源性死亡风险27%,再梗风险74%[9] 脑血管领域 - TISS研究: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天神经功能,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效果更优[11] 指南与共识推荐 - 获30余部国家级指南/共识推荐,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领域[13] - 《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获8个Ⅰ类推荐,9个A级推荐[14] - 具体推荐场景涵盖STEMI、冠脉介入术后、稳定型心绞痛等,如降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率(IIa/A)[15] 学术与行业认可 - 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00、2006、2007、2019),包括生命科学领域唯一一等奖[18] - 被《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收录为冠心病治疗常用中药[17] - 在越南、加拿大等国家获批注册并进入越南医保目录,成为中医药国际化典范[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