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夏牧场上燃烧的篝火
中国新闻网·2025-06-30 16:18
香格里拉牧区生活现状 - 星沾牧场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最边远地区,不通水电且无手机信号,保留传统游牧生活方式[1] - 牧民家庭呈现分散就业特征:父亲在尼汝村务农兼打零工,母亲负责牧场管理,子女分别在昆明打工和香格里拉市从事旅拍工作[3] - 年轻一代出现返乡创业趋势,如纳西族姐弟计划通过直播销售特产或结合放牧开展商业活动[5] 畜牧业经营挑战 - 羊毛产业面临需求萎缩,高质量羊毛仍有销路但低质羊毛因传统工艺失传(如彝族羊毡制作减少)而滞销[6] - 牲畜价格呈现分化:牦牛和绵羊价格显著下跌(归因于进口牛羊肉冲击),骡马价格因养殖减少而上涨[6] - 普米族商人反映骡马贸易面临优质货源短缺问题,印证养殖环节的劳动力流失现象[6] 牧区经济活动 - 季节性劳动力协作模式显著,如剪羊毛等重要工作依赖邻里互助完成[4][8] - 跨区域商贸活动存在,如普米族商人长期在香格里拉各牧场间进行骡马交易[6] - 食品加工链条完整,涉及剑川火腿腌制、羊血肠制作等传统工艺[9] 社会文化特征 - 多民族共居现象普遍,场景中出现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多民族文化交融[10] - 通信方式呈现传统与现代结合特点,既使用步话机进行牧场间联络,又存在年轻一代通过手机开展商业活动的尝试[6][7] - 社区凝聚力通过篝火晚会等集体活动强化,参与者涵盖四川木里、稻城等多地牧民[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