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富卫集团6年亏13.5亿美元,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第4个港股上市公司来了

富卫集团IPO概况 - 公司计划全球发售9134.21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15%超额配股权,募资总额约34.71亿港元(超额配售后可达39.92亿港元)[1] - 每股定价38港元,预计7月7日登陆港交所,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李泽楷旗下第4家港股上市公司[1][2] - 公司此前曾三次冲击港股IPO失败,2021年纽交所申请亦撤回,本次为第四次尝试[1] 股权结构与历史沿革 - 李泽楷及其控股公司合计持股66.45%,拥有30%以上投票权[1] - 公司前身为荷兰国际集团亚洲业务,2013年被电讯盈科收购后更名为富卫集团,定位泛亚洲保险企业[1] - 创始人李泽楷1994年即涉足保险业,曾出售盈科保险获利35亿港元,2013年通过收购重启保险布局[3] 业务布局与市场表现 - 业务覆盖10个亚洲市场,核心收入来自香港/澳门(34.2%)、泰国/柬埔寨(32.6%)、日本(15.7%)[5] - 内地客户达6万人(占总保单1%),2022-2024年内地产客新业务销售额增长6.3倍至2.65亿美元[6] - 2024年总加权保费收入66.32亿美元,年化新保费较2014年增长5.2倍至19.16亿美元[7] 财务表现与扩张策略 - 2024年首次实现盈利1000万美元,此前三年累计亏损10亿美元(2022-2023年分别亏3.2亿/7.17亿)[7] - 过去6年累计亏损超13.5亿美元,仅2年实现盈利[8] - 市场扩张主要依赖收购,涉及印尼、新加坡、越南等10余起并购,导致负债率达87.31%(36.41亿美元)[8][9] 行业背景与投资者关注 - 保险业务被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提及,视为抗周期领域[4] - 基石投资者包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 Capital和日本T&D Holdings等机构[4] - 公司面临老牌保险商(保诚、友邦等)竞争,作为成立12年的"新人"需证明盈利能力[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