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公司法施行一周年:董责险规模扩张“保单价值”进阶
证券日报之声·2025-07-01 00:50

董责险市场发展现状 - 新公司法施行一周年后董责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投保率达26%,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 [2] - 2024年平安产险收到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询价近1000件,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1% [2] - 信披评级为A级的上市公司投保比例达42.8%,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28.4%,央企上市公司投保率高达60.6% [1][5] 董责险功能演变 - 董责险职能从单纯风险转嫁工具进阶为公司治理工具,为完善公司治理保驾护航 [1][4] - 产品可覆盖高管履职不当等场景的法律费用与民事赔偿责任,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5] - 通过组建专业律师与合规咨询团队,保险功能从"事后补偿"向"事前风控"延伸 [5] 市场驱动因素 - 新公司法明确允许为董事投保责任保险,成为市场发展重要催化剂 [2] - 重大诉讼案件推动董监高风险意识提升,"董监高主动要求投保"成为重要推动因素 [3] - 《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鼓励为独董投保,推动纳入合规风控体系 [3] 投资者态度分歧 - 部分投资者认为购买董责险具有积极意义,在股吧等平台公开支持 [3] - 部分投资者担忧是风险预警信号,认为增加了运营成本,甚至表示将"投票反对相关议案" [3] - 保险机制可增强投资者获赔确定性,避免因巨额赔偿造成股价波动 [6] 市场现存问题 - 整体市场规模仍然较小,价格竞争导致费率不足,2024年平均费率已跌破0.5% [7][8] - 约有10%的询价企业无法通过核保政策,部分企业存在"带病投保"之嫌 [7] - 信息披露不完善制约市场发展,建议建立强制信披制度披露保费、保额及理赔情况 [7][8] 未来发展展望 - 随着新证券法、新公司法的深入实施,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9] - 产品需要"一司一策"定制化设计,对保险公司人才储备和风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8][9] - 将在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