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构建监督监管联动、省市县乡联查工作格局全力守护乡村振兴“钱袋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5-07-01 08:14
乡村振兴资金监管 - 甘肃省纪委监委开展"地毯式"排查乡村振兴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及公示公开情况,重点覆盖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和乡镇财政资金[4] - 上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资金绩效目标自动生成、疑似问题实时预警、成效分析一键直达等功能[5] - 建立由18家资金主管部门组成的整治工作组和监督小组,构建横向协作、调度协商、线索移交、工作核查等联动机制[6][7] 资金整治措施 - 聚焦工程类建设项目和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制定整治工作指引并细化32项惠农补贴和30项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清单[7] - 酒泉市编制2023-2025年财政惠农惠民补贴资金7.3亿元和项目资金32.3亿元的具体整治任务清单[7] - 通过数据比对排查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问题,成县追回重复领取资金10.85万元并调整35名不符合条件人员[8] 问题整改成效 - 全省排查资金1027.71亿元,发现问题1952个并整改1220个,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28条[11] - 专项审计反馈的305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18个,推动建立资金支付预警机制和全过程监管制度[12][13] - 针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环节发现问题46个,乡镇财政"一肩挑"问题整改17个[9] 长效机制建设 - 12个省直部门联合制定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公开管理实施意见,优化工程建设、资产交易等环节规范[14] - 张掖市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明确项目储备、资金支付、绩效评价等监管职责[14] - 推动公布2025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强化政策透明度和群众知晓度[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