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拼车坐地起价 派单取消次数限制……顺风车为啥变味儿了?
环球网资讯·2025-07-01 11:38
顺风车行业现状 - 顺风车因价格优势受乘客喜爱 但出现临时拼客 坐地起价等现象 与网约车边界模糊[1] - 记者实测显示 深夜机场顺风车独享订单72元被司机强制要求拼车加价至100元 10分钟内5位司机均违规操作[2] - 顺风车平台取消每日2次派单限制 司机可多平台注册接单 通过拼车提高收入 部分司机收入超过快车[5][6] 平台运营模式变化 - 传统顺风车采用选单模式 车主需提前发布行程信息 根据顺路程度挑选乘客[3] - 滴滴顺风车推出听单模式 司机无需发布行程即可听取附近订单 颠覆顺风车本质[3][4] - 听单模式导致司机可任意接单 职业司机涌入 顺风车演变为低价网约车[4][6] 政策监管要求 - 2016年国务院文件明确顺风车应由车主事先发布信息 同线路乘客分摊成本或免费互助[3] - 北京市规定顺风车每日派单不超过2次 禁止收费超标 以顺风车名义经营网约车[5] - 实际运营中平台取消派单限制 司机可突破2单约束 存在监管漏洞[5][6] 行业定位与问题 - 顺风车本应减少空驶 缓解拥堵 促进共享出行 具有环保和社会效益[6] - 职业司机将顺风车商业化 通过拼车加价牟利 导致温情共享模式消失[6] - 行业需回归顺路互助本质 平台需合规经营 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