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口价”网约车被要求答题、对暗号……答不出就要取消订单?专家:监管部门应介入制定价格指导
环球网资讯·2025-07-01 15:00
网约车行业低价竞争问题 - 网约车司机通过设置答题、对暗号等方式变相拒载低价订单 司机声称"必须回答 公司规定的"并可能以"匹配失败 订单取消"为由申诉非拒载[1][2][3][6] - "一口价"订单定价过低导致司机亏损 例如1 79公里订单司机仅得2 6元而接客距离达5 01公里[8] - 司机面临两难困境 拒接低价订单将受平台惩罚(下调评分 不派好单 扣钱) 接单则可能亏本运营[10] 平台机制缺陷 - 平台低价竞争策略导致司机收入无法覆盖成本 矛盾被转嫁给乘客[8] - 订单取消规则存在漏洞 司机可利用"已沟通"理由规避拒载责任[8] - 定价模型未合理考虑接驾距离等实际运营成本要素[13] 乘客行为分析 - 乘客选择"一口价"订单主要考虑价格优势及避免司机绕路、压限速等问题[11] - 部分乘客存在投诉风险 司机反映协商加价后仍遭投诉[10] 行业改进建议 - 需优化定价模型 将接驾距离等实际成本纳入计价体系[13] - 应完善订单取消规则 防止规则漏洞被滥用[13] - 建议监管部门介入制定价格指导标准 推动行业摆脱低价竞争陷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