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中国丨从岭南到长安——荔枝的十二时辰
新华社·2025-07-01 21:01
荔枝的历史文化价值 - 北宋苏轼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直接体现荔枝在古代饮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1] - 中国荔枝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其美味贯穿千年并成为文人创作主题[4] - 唐代白居易《荔枝图序》记载荔枝"三日味变"的保鲜难题,杜牧诗句反映古代运输艰辛[5] 现代荔枝供应链技术 - 采用"枝头采摘—空中速运—冷链锁鲜"全流程无缝衔接模式,物流无人机实现果园到网点精准运输[8][12][19] - 预冷处理消除"田头热",泡沫箱+冰袋+冷藏车构建三重保鲜体系[10][14][15][16] - 白云机场通过全货机专运单批次13吨荔枝,采用自动化分拣和整板装载技术提升效率[22][23][26][27] 时效性物流网络 - "飞机+冷链"模式覆盖全国2800个县域,实现次晨达或隔日达[45] - 广州至西安全程12时辰(24小时)完成,较古代运输效率显著提升[28][35] - 末端采用优先分拣+专车配送,保障荔枝抵达时仍带露水清凉[30][32][34][36][38] 消费端体验升级 - 现代物流使消费者无需身处产地即可享受枝头鲜度,改写苏轼"需居岭南"的历史[43][45] - 西安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实现36小时内完成,保鲜箱开箱时仍保持冷链低温状态[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