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电梯、“穿”新衣、“住”楼房 “大国粮仓”里藏着多少“科技密码”
央视网·2025-07-02 08:11
收购的粮食如何保存?我们到河南、湖南等地的中储粮仓看看如何用"黑科技"守护粮食安全。 在河南新郑中储粮新港直属库,10个高度超过30米的"高个子"浅圆仓分列两排,一个浅圆仓就装有9800 吨小麦,但占地面积却是传统平房仓的1/4。虽然储粮量大,一人却可以"足不出户"管理3到4个浅圆 仓,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线上实时查看粮食状态。 在浅圆仓配套的工作塔,粮食通过进粮口后,如同乘坐电梯,由提升机送到4楼圆筒筛进行初步清理, 再被分送到2、3楼振动筛进一步清理除杂。工作人员介绍,整个工作塔设计产能是200吨/小时,三到四 天就可以完1万吨的仓房入库。入库快,出库同样高效。利用粮食自流惯性,通过仓壁设置的出粮口, 每小时可出库200吨粮食。 气膜仓:粮仓有了"新外衣" 同样利用粮食自流惯性的粮仓,还有这个正在建设中的9000吨级气膜粮仓。在湖南长沙望城区,5个刚 刚充气成型的"白胖子"气膜仓挺立在绿树之间,它们设计装粮高度26.6米,内径24米。 小麦适宜在密闭、干燥、25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储存,否则易滋生霉菌、虫害。气膜仓最外面是气膜 层,里面有起支撑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层和起保温隔热作用的聚氨酯层,这三层一体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