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概述 - 某银行郑州纬二路支行原客户经理席薇在2009年至2022年间虚构理财产品,诈骗31名客户共计1.6亿余元,截至案发尚有9000余万未归还,其中6000余万被用于直播打赏 [1][4][5] - 席薇通过伪造银行公章、理财产品协议书,以"保本保息、收益高"为由实施诈骗,部分业务在银行营业大厅办理 [3][4] - 2023年郑州市中院判处席薇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要求直播平台及主播退还赃款 [1][8] 诈骗手法与资金流向 - 席薇利用客户经理身份,在办公时间及场所使用银行电脑打印虚假协议,骗取客户信任 [16] - 诈骗资金用途:6000余万用于直播打赏(其中5951万流向映客平台),另购买2套房产、奢侈品及车辆 [9][10] - 映客平台数据显示,席薇6年间通过5个账号向2797名主播打赏32.442万次,平均每次197.35元 [10] 银行管理问题 - 涉事支行于2022年4月注销,银行内部查证显示席薇推销的理财产品名称与银行发行产品不匹配或根本不存在 [4][8]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认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导致案件发生",对郑州分行罚款50万元 [19] - 同类案件判例显示,广州东风支行曾因类似诈骗被判赔偿客户损失 [19] 法律争议与执行进展 - 法院认定直播打赏不属于合理消费,裁定追缴映客平台1887万元收益及主播所得(单笔超2万元) [10][12] - 映客平台提出执行异议,主张已尽审查义务且属善意取得,但被法院驳回 [12][13] - 部分受害人起诉银行要求赔偿,检方认为银行存在监管重大漏洞,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16][18] 行业影响 - 司法实践对直播打赏追缴存在分歧:部分判例认定平台善意取得,部分支持追缴 [13] - 学术研讨认为平台若尽到审核义务且抽成合理应视为善意取得 [14] - 案件暴露金融机构员工行为监管缺陷,同类诈骗模式在多地银行出现 [19]
银行女职员虚构理财产品诈骗近亿元,花6000余万打赏主播
新京报·2025-07-02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