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气象服务有效支撑防汛决策
新华社·2025-07-02 11:32
递进式气象服务模式 - 递进式气象服务通过层层递进方式提供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分级别分区域精准联动相关力量,为防汛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2] - 服务模式分为趋势提示、灾害提醒、预警发布三个层级和气候趋势预测、重要过程提示、灾害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提醒、灾害预警发布五个部分 [4] - 天气预报是预测性科学,递进式服务需坚持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监测跟踪和预报预警相统一,尽可能拉长预报期、提高精准度 [5] 地方实践案例 - 贵州采用"24631"模式:提前24小时发布市县乡镇强降雨预报,间隔6小时启动会商,后续每3小时/1小时滚动更新短时预报,为榕江汛情抢险赢得时间 [2][3] - 云南落实"1262"机制:提前12/6/2小时将强降水落区预报精细至县/乡镇,应急部门同步预置救援力量,怒江持续10天强降水期间转移3904人实现零伤亡 [4] - 湖南桑植县气象局通过电话"叫应"机制,在极端降水前3小时预警副县长,促成10分钟内转移3人避免山体垮塌伤亡 [6][7] 运行机制特点 - 气象预警信息直达省级应急指挥中枢,直接服务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防汛调度决策 [3] - 服务深度嵌入地方治理架构,通过"叫应"机制联动党委政府领导、应急管理部门及基层责任人,推动预警快速转化为应急响应措施 [6][7] -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服务模式,如贵州"24631"、云南"1262",确保气象服务节拍与地方防灾节奏契合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