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活力中国调研行|AI赋能!新能源汽车跑出“智造”加速度
新华社·2025-07-02 22:14

新能源汽车产业活力 - 合肥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集聚地,汇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等6家整车企业,以整车规模效应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1] - 合肥市2023年整车产量达191.1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37.6万辆,同比增长84.4%,在地产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1] - 合肥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四试点"城市 [1]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江淮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超级工厂采用1800台智能机器人,实现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面自动化,AI视觉检测精度达0.2毫米 [1] - 蔚来新桥二工厂实现AI智能决策,多平台多车型同时在线生产,平均一分钟下线一台车,总装方案由"单行道"升级为"立交桥"模式 [1] - 蔚来全球首创"魔方"车辆存取平台,6层750余车位支持按订单智能抓取,依托"天工"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追溯 [2] - 尊界S800采用行业首创双拼色自动分色机器人,AI视觉定位与力控系统将分色线精度控制在0.3毫米以内 [2] 产业链协同与供应链发展 - 尊界S800生产涉及全国十余省份200多家供应商,上下游联合研发推动技术、品质、工艺多维跃升 [3] - 华霆动力累计生产超200万台动力电池系统,上接20家电芯制造商,下供60家整车厂,形成完整产业链协作 [3][4] - 合肥已培育国轩高科、巨一科技等500多家核心零部件企业,通过"以整带零"策略提升产业链韧性 [5] - 蔚来总装车间连廊直接联通供应商工厂,构建深度绑定的产业生态,实现高效协同 [5] 创新研发与产业升级 - 江淮双拼色工艺突破需解决车身一致性、AI模型训练、机械臂力度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 [3] - 华霆动力与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平台,加强电芯检测、模组组装等核心技术攻关 [4] - 行业通过跨界技术融合推动生产线从"物理叠加"向"智能共生"升维,实现制造逻辑变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