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好生态引得“珍禽”来
人民网·2025-07-03 08:06

湿地保护体系 - 永修县构建"林长+候鸟和湿地保护"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335名县乡村林长年均巡护超200次,实现保护责任全覆盖 [3] - 投入366.2万元打造"智慧湿地"平台,结合5G、无人机等技术构建监测网络,2014年以来累计修复湿地34.04公顷,破获湿地非法活动案件4起 [3] - 推动2717户渔民转产就业,组建12人专职护鸟队,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合力 [3] 生态修复成效 - 累计完成湿地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项目109个,总金额3357.73万元 [4] - 吴城镇修河河岸5.3万平方米湿地修复工程成效显著,累计新增湿地近200公顷,修复重点湿地40平方公里 [4] - 通过碟形湖水位智能调控等措施,为鄱阳湖永修区域3.7万羽候鸟提供精准越冬保障 [4] - 修河干流永修段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鄱阳湖吴城断面水质达Ⅲ类 [5] 生物多样性提升 - 2024年11月监测数据显示,永修吴城镇迎来60种候鸟超16万只,较2018年增长近3倍 [7] - 全球98%的白鹤东部种群在此越冬,数量从2010年的1800只跃升至2025年的5000余只 [7]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首次现身永修并成功自然繁殖2窝9只幼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首次现身并繁育5只幼崽 [7] 生态经济转化 - 中央财政投入5355万元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及补偿,其中1390.48万元用于农作物补偿,惠及2.67万人次 [8] - 吴城候鸟小镇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亿元,40家农家乐、116名"鸟导"依托"候鸟经济"实现增收 [8] - 永修实践成为国际生态保护标杆,连续三届承办鄱阳湖国际观鸟季,吴城候鸟小镇获评"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