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狂揽800多亿订单、开辟机器人业务,这家汽零巨头增长空间多大
中国经济网·2025-07-03 13:08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营收达558.6亿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839亿元,创历史新高 [1][3] -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稳居前40,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三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27.7%,连续两年高速增长(2023年增幅219.2%,2024年增幅27.7%) [8] - 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16.3%,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达19.7% [8] 订单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新获订单839亿元,同比增长13.8%,新能源订单占比超55%,国内订单占比超40% [3] - 订单覆盖新能源销量TOP10客户,未来3-5年将持续释放业绩 [3] - 海外营收占比76%,全球布局涵盖19个研发中心和50多个生产基地 [6]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智能座舱域控领域全球排名第四,获得海外主机厂L2++级智驾解决方案订单及国内新势力智能座舱项目 [4] - 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40亿元,智驾解决方案支持L2-L4级别自动驾驶 [4] - 与地平线、高通等合作巩固智能化市场领先地位,近期获得高阶智驾域控制器订单 [4] - 汽车安全业务全球第二,技术门槛高,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首选合作 [4] 新业务拓展与战略布局 - 将智能汽车技术延伸至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定位"汽车+机器人Tier1",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 - 赴港上市计划旨在优化全球产能(东南亚基地建设、云供应链系统)和拓展新赛道(人形机器人) [12][13] 财务与运营优化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6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 [8] - 欧洲业务重组(关闭德国和罗马尼亚工厂,裁员600人)预计每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9] - 资产负债率69.83%,商誉72.39亿元,主要源于成功并购(如美国KSS、日本高田),推动营收从十几亿跃升至近600亿 [10][11] 全球化与资本战略 - "Local for Local"本土化能力支持中国车企出海及海外车企智能化需求 [6] - 港股上市构建"A+H"双平台,提升国际资本对接和品牌溢价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