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经分析】债券通八周年:超三十倍日均成交“搭配”工具升级 为多层次债券市场注入活力
新华财经·2025-07-03 13:15

债券通发展历程与成果 - 债券通"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启动,2021年9月24日"南向通"上线,2023年5月15日"互换通"正式上线 [2] - 2025年2月"北向通"参与者开始使用合格在岸债券在香港进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2025年5月15日拓展"互换通"期限至30年并推出LPR利率互换合约 [2] - 2025年6月30日"互换通"超长期限利率互换合约首日上线 [2] - 债券通交易规模从初期日均15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的日均482亿元,增长约32倍 [3] - 2025年5月"北向通"成交9156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2.79倍,1-5月累计交易量4.66万亿元 [3]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835家入市投资者,较2018年5月的315家翻倍有余 [3] 市场结构与产品创新 - 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债交易最为活跃,分别占月度交易量的57%和23% [3]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5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2.6%,其中国债占比48.5%,同业存单28.0%,政策性金融债19.3% [7] - 境外机构累计发行熊猫债超过9500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互换通"成交额环比增长18%,市场参与者涵盖央行类、商业银行、资管公司等多元化机构 [5] - 中国银行与境外投资者达成多笔30年期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浦发银行达成8笔"互换通"超长期限交易 [5] 国际化进程与指数纳入 - 中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8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和富时罗素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均为10% [6] - 中国国债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 [6] - 截至2025年5月末,共有1169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605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835家通过"债券通"渠道 [7] 未来发展方向 - 市场期待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如"北向通"项下的债券远期、债券借贷、总收益互换等产品 [5] - 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比例有望逐步提升至5% [5] - "南向通"扩容至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券商等 [7] - 需要优化协议文本、结算机制和税收安排,简化交割流程,完善多元化风险对冲工具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