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8.7亿港元,同比增长92.3%,股东应占亏损缩窄80%至1574万港元 [1] - 经调整EBITDA实现盈利4476.4万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4005.6万港元显著改善 [1][5] - 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收入两年增长2366.36%,2025财年达6.96亿港元,占总收入比例升至80% [3][4] - 毛利率从2023财年5.3%提升至2025财年11.8%,现金储备增长236.61%至1.68亿港元 [4][6] 业务转型与增长动力 - 公司从传统建筑业务转型绿色能源领域,2023年更名"晋景新能"明确战略方向 [3] - 逆向供应链管理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4-2025财年收入分别增长710.41%和204.21% [3][4] - 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预计2026年投产,设计产能满足香港2035年需求,已与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 [9][10] - 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覆盖28国70+网点,客户包括国轩高科、晶科能源等,锁定超300亿元处置价值 [1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全球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将至:中国2025-2027年迎首波退役潮,2030年国内退役量达300GWh(CAGR 45%),欧美高峰在2027-2030年 [8] - 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立法推进,欧盟《新电池法》要求2031年再生钴/锂比例达16%/6% [7][8] - 行业竞争模式升级:欧盟"电池护照"要求全链条数据贯通,公司参与"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及"国家队+龙头"三方合作 [12][13] 战略布局与市场认可 - 公司定位全球化服务商,通过香港基地辐射粤港澳及东南亚,形成区域协同优势 [10][11] - 纳入MSCI指数并获机构增持,市值110亿港元但市场认为仍低估未来成长潜力 [14] - 三大催化剂(香港设施投产、签约项目落地、系统化合作)将加速业绩释放 [9][11][13]
两年总收入翻倍凸显转型成效,三大催化有望助力晋景新能(01783)成长再度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