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
新华社·2025-07-04 11:48

戴安澜将军生平事迹 - 戴安澜自号"海鸥",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参加北伐战争和抗战期间多场重要战役[1] -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同古保卫战中以牺牲800人代价歼灭敌军4000多人[1] - 身负重伤后留下"反攻 反攻 祖国万岁"的遗言,38岁牺牲在距祖国100多公里处[1] - 毛主席亲笔题赠挽词,抗战胜利后灵柩迁葬回芜湖[1] 戴安澜精神传承 - 芜湖市第二中学前身为安澜工业职业学校,校内有戴安澜事迹校史馆和浮雕墙[1][3] - 学校将戴安澜精神融入校训,学生成立社团改编其故事为话剧[3] - 学生表示要学习将军不畏困难、勇于向前、心怀大我的精神[4] 戴安澜故居与纪念场所 - 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村保留戴安澜故居,陈列生平事迹和勋章[2] - 故居附近有老枫树,相传戴安澜从此走向革命,现成为怀想地[2] - 芜湖市区赭山上安葬戴安澜遗骨,常有市民祭扫[3] 戴安澜文化影响 - 芜湖市内有多处以"安澜"命名的道路和桥梁[3] - 将军创办的仁泉小学至今书声琅琅,校徽包含老枫树图案[2] - 海鸥形象出现在学校浮雕墙和校服上,成为精神象征[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