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评|斩断伸向老人的“健康直播”镰刀
南方农村报·2025-07-04 21:36
行业现状 - 健康直播间已成为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重灾区,通过兜售假冒伪劣保健品掏空老人钱袋并埋下健康隐患[4][5][7] - 诈骗团伙采用线下引流+线上收割模式,先以免费赠品吸引老人,再通过养生课堂引流至私域流量池实施诈骗[8][9] - 犯罪手法包括伪造专家问诊、编造伪科学话术、虚构患者证言、制造限时抢购假象等精密骗局[10][11] 治理短板 - 平台监管存在缺位,部分直播间利用公益科普名义规避审核,私域空间成为监管盲区[12][13] - 法律追责面临证据销毁、加密链接、虚假身份等技术障碍[13] - 老年群体健康需求与数字素养的落差为诈骗提供可乘之机[14][15] 解决方案 - 技术层面需实施穿透式审核,运用AI识别伪科学话术和神医骗局[17] - 法治层面应提高违法成本,封禁涉诈账号并完善保健品宣传法规[18][19] - 社会层面需构建适老网络生态,通过社区反诈讲座和子女陪伴提升老年人信息甄别能力[20][21][22] 行业展望 - 健康直播应回归科学普及本质,需通过监管技术天网和公共服务弥合数字鸿沟[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