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足球发展 - 青岛形成"一城双超双甲"职业足球格局,拥有青岛海牛和青岛西海岸两支中超球队,青岛红狮和青岛西海岸女足分别参加男足和女足甲级联赛,职业俱乐部规模和发展层级位居全国前列[3] - 2024赛季青岛职业队伍全面保级,顺利完成62场职业联赛主场比赛组织工作,"青岛德比"和"齐鲁德比"吸引大量球迷现场观赛[3] - 青岛西海岸女足成立于2023年4月,仅用两年多时间即成长为中国女足甲级联赛劲旅,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和校园足球普及工作[1] 社会足球普及 - 青岛市建立城市足球超、甲、乙、丙四级联赛体系,共计69支队伍参赛,社区足球锦标赛吸引24支球队600多名运动员参与[3] - 全市每年开展各类足球赛事30余项,市级群众性足球赛事超6000场,常年参与足球活动人口达50余万人[4] - 青岛城市足球联赛获评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赛事深入基层社区[3][4] 校园足球建设 - 青岛市拥有4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200余所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4] - 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校园足球联赛体系,实现校园足球赛事全面化、一体化建设[4] - 校园足球活动显著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成为学校体育引领项目[4] 足球文化传承 - 青岛足球历史可追溯至1924年成立的中华足球队,20世纪30年代已有百余支业余球队,形成独特的地域足球文化[2] - 1993年成立的青岛海牛俱乐部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创始成员,2022年青岛入选"十四五"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2] - 当前青岛足球呈现职业足球、社会足球、校园足球均衡发展格局[2][3] 发展挑战 - 尽管职业球队数量多,但成绩不突出导致市民观赛热情下降,国足国际赛事表现不佳影响公众对足球态度[4] - 市区体育场馆收费高迫使城市联赛使用偏远场地,增加民众观赛时间和交通成本,出现赛事"叫好不叫座"现象[5] - 计划借鉴"村超""苏超"经验,探索品牌化和商业化路径提升赛事吸引力[5]
足球发展重点城市,“重”在哪?——山东足球观察之三
新华网·2025-07-05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