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8万买个玩偶?LABUBU爆火的数据真相:盲盒经济是治愈还是新焦虑?
新京报·2025-07-07 10:35

LABUBU爆火现象 - LABUBU是泡泡玛特旗下热门IP,其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在2025年4月底推出后引发全球哄抢,成为新的社交货币[1] - 2025年6月10日,一只薄荷色LABUBU在北京拍出108万元天价,瞬间点燃潮玩收藏圈热度[1] - LABUBU形象源于泡泡玛特签约设计师龙家升的艺术创作,最初是其奇幻绘本世界中"精灵天团"的成员,设定为北欧森林里古灵精怪的小精灵[1] - 2015年前后,龙家升将其二维插画转化为立体雕塑,并与泡泡玛特合作,使其从绘本中的平面角色蜕变为席卷大众市场的潮玩顶流IP[2] 公司表现与IP运营 - 泡泡玛特围绕LABUBU形象开发多元主题设计不同系列玩偶,同时开发多个尺寸矩阵,覆盖日常使用到艺术收藏的多元场景[6] - 泡泡玛特2025年6月19日收盘价248.60元,较前期低点大幅攀升,5月均线(MA5)、10月均线(MA10)同步向上发散[8] - 2024年THE MONSTERS等四大IP营收都破了10亿[8] - 2023年10月推出的LABUBU搪胶毛绒系列"心动马卡龙"成为关键转折点,在顶流偶像Lisa等明星助推下,全球销售额实现高速飙升[11] 行业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2024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到3189元,占总消费的11.3%[15] - 购买玩偶的人群中Z世代(1995-2009年出生)与女性群体占大多数[17] - 消费者购买盲盒、手办等物品时多会购买符合自己审美、彰显个性的商品,LABUBU"邪恶萌"、"丑萌"的形象新颖别致[17] - 盲盒机制导致不同款式玩偶价格波动,部分消费者利用价格不确定性二次转手贩卖[18] 市场乱象与挑战 - 二手平台数据显示,LABUBU快闪店入场券被炒至2400元,初代搪胶公仔溢价超20倍[20] - 隐藏款盲盒从原价59元飙升至二级市场500元以上已成常态[21] - 部分黄牛利用技术外挂垄断线上发售通道,实体店门口出现"代排军团"抢占购买名额[21] - 消费者转向购买仿品,某二手交易平台上LABUBU仿制品在外观上做到高度还原,甚至能显示"正品"标识[24] 行业反思与建议 - 泡泡玛特表示将LABUBU视为大众消费品而非奢侈品,认为只有遏制炒作才能保护IP的长期价值[24] - 多地消保委发文提示:警惕黄牛炒作,拒绝高价接盘,关注商品功能性与实用性[24] - 当产品的金融属性被过度放大,收藏价值远超使用价值时,会催生出庞大的仿制市场[25] - 潮玩行业需剥离过度金融属性,回归情感本质,让"快乐"成为人人可及的温暖慰藉[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