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实测50℃ 天气预报却显示39℃ “温差”哪来的?
央视新闻·2025-07-07 16:18
气象测量标准 - 气象部门测量空气温度采用百叶箱内离地面1.5米高且避免阳光直射的静止阴凉空气温度 反映空气热力学状态而非人体感知因素[8] - 气象预报以代表性站点数据为基础 例如北京以南郊观象台百叶箱气温为预报基准 同一城市不同区域气温存在差异[8] 体感温度影响因素 - 体感温度受湿度 风速 太阳或地面辐射及个体差异(代谢率 衣着 健康状况)共同影响 个人情绪也会干扰温度判断[11] - 高温环境下湿度越高汗液蒸发越难 体感温度显著高于实际温度(如实际30℃时50%湿度下体感为37.2℃ 50%湿度下33.3℃实际气温体感达31.1℃)[11][14] - 风力对体感温度有显著调节作用:0℃以上风力每增2级体感降3-5℃ 0℃以下每增2级体感降6-8℃[15] 极端温度现象 - 桑拿天定义为最高气温≥32℃且日均相对湿度≥80% 体感温度超45℃(如36.5℃气温配合75%湿度即可使体感超55℃)[17] - 体感温度54℃以上连续暴晒易致晒伤 41-54℃区间易发中暑及热痉挛 32-41℃可能引发中暑和热疲劳[17] - 桑拿天高发于每年6至8月 每日10至16时为体感温度峰值时段[18] 防暑管理措施 - 需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长时间停留 采取遮阳伞 遮阳帽 太阳镜等物理防护 并补充白开水 电解质饮料等水分[20] - 需科学管理冷热切换:室内到室外前提前关空调开窗通风 进入空调房前于阴凉处休息适应温度变化[20] - 出汗后需擦干汗液休息10-15分钟再温水洗澡 运动后禁止大口猛喝冰饮 需采用少量多次饮水方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