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南丽江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好生态与好发展的“双向奔赴”(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2025-07-08 06:05

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 丽江市利用超过4500米的海拔高差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形成芒果、羊肚菌、苹果等特色产业 [1] -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修复有机结合,生态环境改善为产业提供发展优势,产业发展又助力生态改善 [1] - 不同海拔区域形成差异化种植:金沙江干热河谷发展芒果产业,冷凉山区发展羊肚菌种植,高寒山区发展苹果种植 [1][2][3] 芒果产业发展 - 华坪县从采煤业转型发展芒果产业,芒果喜热、耐旱、耐贫瘠的特性适合当地干热河谷气候 [2] - 当地芒果产业具有独特优势:15摄氏度昼夜温差利于糖分累积,超2500小时年均日照提高着色率,干旱减少病虫害 [2] - 通过河水灌溉、坝塘蓄水、光伏发电等多种方式解决灌溉问题,并在煤矸石上覆盖土壤改良种植环境 [2] - 芒果根系固土、梯田改造治理石漠化坡地,使废弃矿山披上绿装,植物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 [3] 羊肚菌产业发展 - 永胜县在冷凉山区松林下种植羊肚菌,利用松针腐殖层提供天然养分,形成"林菌共生"模式 [3][4] - 山区种植优势:不占用耕地、无需大棚、成本低品质好,150亩试验田首年即获丰收 [4][5] - 羊肚菌产业转变了"靠山吃山"模式,实现"靠山富山",菌丝分解枯枝落叶还能改良土壤 [5] 苹果产业发展 - 宁蒗县在高寒山区发展"2700苹果"产业,利用海拔2700-2900米独特环境培育优质苹果 [6] - 通过嫁接本土野生丽江山荆子,使苹果树具有耐旱、耐贫瘠、抗病性强等特性 [6][7] - 产业发展带动生态改善:"以山种树、以树养山"模式使土地越种越肥,苹果品质不断提升 [7] - 随着交通和电商发展,"2700苹果"已远销东南亚,解决了过去滞销问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