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联动“文旅商体展” 促消费升级 一场电影节 拉动经济效益近50亿元(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2025-07-08 06:22

上海国际电影节经济效益 - 10天创造近50亿元经济效益,其中影院周边商圈餐饮购物消费较平日增长4.11% [1][2] - 29.2%观众专程赴沪观影,人均停留6天,贡献城市旅游收入17.74亿元 [2] - 联动全城"文旅商体展"行业,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产业融合 [1][5] 活动规模与创新 - 征集119个国家3900余部影片报名,展映430余部,报名规模与首映数量创历届最高 [2] - 首创开幕电影《酱园弄·悬案》上海特别放映500场,首次推出4500万元"乐影上海"消费券 [2][5] - 近50万观影人次带动周边消费,票根成为"美食通行证",联动10余家商铺提供折扣 [2][5] 文旅商体展联动机制 - 上海建立文旅商体展协调机制,组建工作专班推动消费升级 [4][5] - 虹口区联动7大商圈220家商户,普陀区结合虚拟现实体验与工业文明展馆 [5] - 松江区联动方塔园、欢乐谷等景点提供优惠,形成"影视+"吃喝玩乐消费圈 [5] 城市文化布局与战略 - 临港演艺中心连续两年入选展映影院,成为国际创新协同区标杆项目 [6][8] - 长三角5城同步放映13部影片,合肥影迷通过上影节观看亚美尼亚电影 [8] - 上海"十四五"期间引进顶级节展赛事,支持文化产品首发展映 [9] 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票根带动咖啡、游船、换装拍摄等消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1][2] - 天山电影院与艺术市集合作展出非遗文化,部分商铺通宵营业服务夜场观众 [2] - 首次推出"上海影迷节",以观影人群需求为导向设计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