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真实见证全民抗战(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2025-07-08 06:28

历史背景 - 昆华民众教育馆在1932年4月由云南省立博物馆及民众图书馆改组设立,旨在促进社会教育和提升地方文化水平 [3] - 该机构承担启迪民众和宣传抗日救亡的重要职责 [3] - 1950年4月更名为云南人民文化馆,1953年其藏品移交云南省博物馆筹备委员会 [3] "七七"献金运动概况 - 1938至1945年每年"卢沟桥事变"周年纪念日举行,号召民众捐资用于慰劳及抚恤伤亡将士及其家属 [2] - 云南省抗敌后援会组织实施该运动,8年间共组织8次,献金总数超3000万元国币 [3] - 1944年7月昆华民众教育馆教育厅戏剧巡回教育队捐款5100元国币并获得收据 [2] 资金分配机制 - 云南省募集资金的1/3上交全国慰劳总会用于慰问前线将士 [3] - 1/3用于慰劳驻守本省的部队 [3] - 1/3拨付各县作为慰问出征士兵家属基金 [3] - 极少部分用于购置奖品 [3] 社会影响 - 作为全民动员劳军运动,在战时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 [4] - 为前线部队提供精神激励和物资支持 [4] - 通过发放军属抚恤金缓解抗战将士家庭经济困境 [4] - 见证普通民众支援抗战和社会各界团结御侮的爱国行动 [4] - 提升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 [4] - 全国抗战期间利用纪念日开展捐献活动成为主要募捐形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