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村镇文明的进阶“智”变
杭州日报·2025-07-08 11:00
城市热浪滚滚,梨园清风徐徐,来自余杭区鸬鸟镇的夏日限定——鸬鸟蜜梨,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 季。这颗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定的"共富果",正火力全开,以全新姿态叩响乡村振兴的大门。它 不仅撬动着近2.5亿元的年产值,更惠及全镇3000余户农户。今年5月,鸬鸟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这 份荣誉的获得,正源于该镇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发展实践,特别是将精神文明软实力与新质生产力硬支 撑紧密结合的创新探索。 淳安县临岐镇梅口村,深挖临岐中药材特色,开展中草药种植等知识科普活动,更与浙江中医药大 学千岛湖研究院共建稻药轮作基地,创新完成彩稻与浙贝母、元胡、西红花的轮作试验,为村集体增加 经营性收入6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近百个。去年引发不少关注的紫红色"高颜值"水稻便诞生于此—— 这款由科研团队历时7年研发的特殊品种,和常规水稻相比,米粒富含黄酮类、酚酸类、亚麻酸、花青 素、胡萝卜素,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衰老、抗氧化功效,对于控制"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 糖)也有帮助。 在杭州的文明版图上,更多村镇正以独特的产业密码书写共富答卷:桐庐县彰坞村,通过完善服务 设施、加强配套,完成生态桃园、主题公园、交通环线等硬件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