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访谈】 秉承耐心资本理念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专访北京国管董事长吴礼顺
新华财经·2025-07-08 13:28

政府投资基金规模与定位 - 2023年以来北京市设立八支总规模1000亿元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担当"耐心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关键领域的投入[1] - 2024年八支基金完成对145个项目出资137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2855亿元,投资独角兽企业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个[5] - 基金投资覆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八大行业细分领域[5] 投资机制与决策模式 - 采用"政府推荐项目+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2+17"合力(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十六区和经开区)[5] - 采用Co-GP管理模式,不设子基金,采取直接投资方式[6] - 实行三票制投资决策机制(政府引导基金票+市场化机构票+北京国管票)[6] 投资策略与方向 - 突出"逆周期投资"特点,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7] - 投资方向覆盖机器人、信息产业、绿色能源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30多个具体方向[7] - 实现企业早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覆盖,优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8] 项目储备与生态建设 - 基础项目库储备超2600个项目,覆盖北京市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8] - 储备库筛选项目600多个,截至6月底投决项目超240个[8] - 计划向知名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开放项目库,完善基金生态体系[8] 资本生态与未来规划 - 构建"全周期+逆周期+广覆盖"资本生态,投资周期最长可达15年[9][10] - 向前加强高校院所合作聚焦0到1原始创新,向后布局产业链头部企业形成协同效应[10] - 北京模式依托本地科技创新、金融、人才等要素资源,具有地域独特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