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市场报告核心观点 - 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正成为挑战超导量子计算机主导地位并推动更先进机器发展的"主力军" [3] - 2025年预计仅出货8台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但到2035年将增长至7,310台以上 [3] - 中性原子技术在量子行业媒体中的评价日益积极,目前仅Amazon Braket和Azure Quantum提供公开访问途径 [5] - 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光子集成电路(PIC)应用降低尺寸/功耗、新型材料平台支持、以及从政府/研究机构向HPC和数据中心的转型 [4] - 单位量子比特成本($/Qubit)的吸引力是核心竞争指标 [4] 行业参与者分析 整机制造商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Atom Computing(美国)、Atom Quantum Labs(斯洛文尼亚)、Infleqtion(美国)、M Squared(英国)、OpenQuantum(英国)、Pasqal(法国)、PlanQC(德国)、QuEra Computing(美国) [2][8] 芯片/组件供应商 - 核心企业涵盖AMD(美国)、Hamamatsu(日本)、NanoQT(日本)、Nu Quantum(英国)、QBlox(荷兰)、Toptica(德国)等 [2][10] - 关键组件涉及原子控制硬件、读出组件、光子/摄影组件以及低温恒温器 [8] 软件与平台 - 软件开发商包括Microsoft(美国)、Q-CTRL(澳大利亚)、Wolfram(美国)等 [10][12] - 主要平台有Amazon Braket(美国)、qBraid(美国)、Strangeworks(美国) [10][12] 技术发展趋势 - 光子集成电路(PIC)应用显著改善机器尺寸、重量和功耗 [4] - 材料平台创新持续优化中性原子计算机性能 [4] - 技术路线从研究实验室向数据中心级应用迁移 [4] 市场应用前景 - 目标应用场景包括分布式量子计算、数据中心部署及其他新兴用途 [8] - 供应链结构涉及国家层面的市场布局与关税问题 [8] - 全球及各国市场发展存在差异性,主要国家机构包括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 [10][12] 十年期预测 - 报告包含对中性原子计算机市场的十年期详细预测 [9] - 预测模型考虑了技术演进路径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 [10]
Neutral Atom Quantum Computers Market Research 2025 | Chip and Component Makers Find Opportunities, Prominent Firms Include AMD, Hamamatsu, NanoQT, Nu Quantum, QBlox and Top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