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锚定拔尖创新,提高卓越教师培养质效
环球网·2025-07-08 19:17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将"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作为重要阶段性目标 [1] - 提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高等师范院校需加快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1]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教育部推出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等教育改革措施,构建全链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2] - 核心在于实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成才",需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衔接 [2] - 高等师范院校应立足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需求,探索优化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全链条选育机制 - 构建大学和中学选才育才衔接机制,设计"闯关式"课程和科研训练,集成课程设置、科研实践、国际交流等环节 [3] - 以科技、产业前沿问题为导向,推动学校和科研院所全链条协同培养 [3] 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 - 建设"基础学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国家安全等交叉课程群 [3] - 设立双学士学位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跨校联合培养项目 [3] 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 高等师范院校需培养兼具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四有"好老师,引领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4] - 打破传统"学科知识+教学法"二维结构,构建"价值引领-实践创新-研究赋能-技术融合"四维成长空间 [4]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将人工智能作为教育改革重要抓手,推动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和教师队伍建设 [5] - 高等师范院校需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教师培养新模式 [6] - 设置人工智能教育专业,建设"通识、交叉、进阶"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开发数字化教材和智慧课程 [6] - 探索AI助力个性化学习、教学考试评价,训练学科专业教学垂类大模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