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红主播的劳动权益如何保障?通州法院支招
新京报·2025-07-09 00:06
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 - 2020年以来通州法院共审结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百余件 其中快递员 外卖骑手纠纷占比超60% 网络主播案件占比超20% [1] - 新业态案件呈现"三难"特点 劳动关系认定难 平台企业通过外包协议 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责任 一例骑手纠纷甚至牵涉五方法律主体 [1] - 调解与服判息诉难 超过一半的案件诉求涉及劳动关系确认问题 双方因社保 工伤待遇等核心权益对立情绪突出 调解率较低 [1] - 劳动者维权难 部分新业态从业人员受限于学历水平 电子证据留存意识薄弱导致举证困难 [1] 法院应对措施 - 通州法院创新举措 "穿透式审判"实质认定劳动关系 [1] - 联合工会 人社等六部门建立调解合力 构建"法院+仲裁+六方联动"机制 [1] - 向骑手 主播等群体推送风险提示 引导企业合规用工 实现线上线下精准普法 [1] 新业态劳动争议特点 - 用工模式隐蔽 新业态从业人员证据收集意识弱 企业用工不够规范 [2] - 建议筑牢个人权益防线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2] - 建议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规范用工管理体系 [2] - 建议强化协同治理效能 激发行业自治活力 [2] 法院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加强对新业态用工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 不断优化裁判规则 [2] - 创新解纷机制 凝聚各方合力 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2] - 规范引导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