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桃”其实是坏果子,花里胡哨的营销该歇歇了
新京报·2025-07-09 14:42
然而经电商包装,这些本该降级的水果竟成了"稀缺货"。"自然开裂是阳光亲吻的痕迹"等文案,将缺陷 硬说成"卖点"。正如一位果农所言,同样的裂果往年低价卖给果酱厂,如今换个名字价格翻三倍还被抢 购。 此类"逆袭"戏码在电商平台并不鲜见。普通梨经高温加工后被包装成"藏乌梨",宣称来自青藏地区;贵 妃芒的畸形果被冠以"辣椒芒"之名售卖……网红水果走红,营销话术盖过产品本身,让农产品评价标准 从"品质优先"扭曲为"故事为王"。 "甜到爆炸!稀有品种!"据新京报报道,近来,电商平台上表皮布满裂痕的桃子凭借"爆炸桃"名号 与"比普通桃子甜5倍"的宣传成了热销网红。可撕开噱头外衣,真相令人咋舌:这些"稀有品种"实为天 气异常、管理疏漏导致的裂果,是批发商筛选后弃用的"残次品"。 在农产品流通中,裂果向来是"麻烦制造者"。其表皮破损易滋生细菌、加速腐烂,会增加储存运输成 本,口感也不稳定,收购时通常被挑出低价处理或废弃。 但消费者体验常与宣传不符:"爆炸桃"裂痕藏泥污,"辣椒芒"口感远逊正常贵妃芒,"藏乌梨"的"高原 风味"实为加工后的工业味。"网红"不过是商家给普通或瑕疵水果贴上的标签。 水果的好坏,从来不由名字决定。把瑕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