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奋力当好人工智能赛道上的“领头雁”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09 23:34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 - 海淀区依托教育科技人才优势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抢占新赛道服务国家战略[1] - 以国家实验室、高校、企业协同布局算力、数据、技术等全链条,形成示范性产业格局并产出原创性成果[2] - 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规划创新街区,构建南北协同发展生态,前瞻布局具身智能等应用场景[6] 算力与数据基础设施 - 建成北京最大单体智算集群,支撑全球首个多模态世界模型研发,构建公共算力平台生态网络[3] - 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落地,建设流通基础设施节点和高端数据标注基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3] - 计划深化京蒙算力协作,构建区域一体化网络,并开展自主计算芯片攻关行动[11][12] 人才引育体系 - 推动7所高校战略合作,5所获批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建立少年人工智能学院和实习实践试点制度[4] - 聚集全市80%以上AI人才,实施"薪火共燃"等计划,设立国际创新联盟和香港人才中心[4][9] - 规划建设人才特区,探索国际青年人才驿站机制,服务清华AI学院引入全职负责人[14] 核心技术突破 - 组织创新联合体攻关,产出全球首款全模拟光电芯片、类脑视觉芯片"天眸芯"及通用智能体"通通"[5] - 聚焦世界模型、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打造开源生态并推动校地合作转化成果[12] - 突破CUDA生态局限,构建自主大模型训练能力,推动国产AI软硬件协同迭代[11] 应用场景落地 - 打造"AI+教育/法律/医药"国家级示范基地,布局新材料产业聚集区培育新质生产力[6] - 推动工业制造、特种作业等具身智能场景落地,开放国企试点并建设大模型行业实验室[13] - 规划超级城市智能体,以"三横两纵一带"空间格局赋能产业与城市治理[9] 产业生态构建 - 发起数智产业联盟,举办智源大会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上市绿色通道支持[6][7] - 每年投入超10亿元资金支持,设立科技成长基金,打造全周期资本服务体系[10] - 深化南北协同生态圈,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主权大模型出海与国际合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