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2025-07-10 06:21
中美民间外交倡议 - 习近平主席向美国马里兰州青少年访华团寄语,提出"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强调青少年应成为"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者"[1] - 民间外交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其提供根本遵循,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服务国家外交全局[1] 民间外交理论体系 - 习近平关于民间外交的论述包含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继承新中国外交理念(毛泽东至胡锦涛时期)与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天下为公、和而不同等)[3] - 理论逻辑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把握国际形势"两个大局")和唯物史观(遵循历史规律强化中美民间纽带)[4][5] - 实践逻辑源于习近平早期对外交往案例(如1985年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及新时代元首外交实践(2014年澳大利亚访问等)[6] 核心思想内涵 - 人民观:60%以上美国友好团体演讲内容聚焦"人民",强调"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8][11] - 系统观:构建政党/政府/民间协同的对外工作体系,形成元首外交引领、官民并举的新局面[9] - 文明观: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反对文明冲突论,倡导平等互鉴的交流模式[13] 实施路径 - 服务元首外交:配套民间活动营造友好氛围,如2023年旧金山欢迎宴会等公共外交案例[15] - 创新传播方式:结合大数据/AI技术强化国际传播,拓展青少年交流等基层渠道[16][17] - 深化多边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倡议落地,夯实双边关系民意基础[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