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纤维蛋白原行业概述 - 人纤维蛋白原是凝血功能调节的核心生物制剂,临床应用价值获全球医疗界广泛认可,主要用于先天性/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障碍治疗 [3] - 产品由健康人血浆经分离提纯后冻干制成,含蔗糖等辅料,呈灰白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带乳光溶液 [3] - 生理止血中通过形成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促进血液凝固,正常人体含量维持在2-4g/L水平 [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1年市场规模15.29亿元,2024年增至2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0% [13] - 2025Q1批签发68批次同比增长5%,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占比领先 [15] - 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凝血疾病患者增加、替代疗法需求上升及技术进步 [13] 产业链结构 - 上游:血站(公益性质)与单采血浆站(商业性质)负责原料血浆采集 [7] - 中游:生产制造环节,涉及病毒灭活等工艺 [7] - 下游:医疗机构(医院/诊所)、第三方实验室等应用场景 [7] 竞争格局 - 头部企业包括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2024年前6家企业采浆量合计占国内80% [8][17] - 博雅生物2024年人纤维蛋白原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2.65%,产品覆盖11个品种31个规格 [18] - 上海莱士拥有44家单采血浆站,2024年采浆量突破1600吨,血液制品收入80.52亿元同比增2.96% [20] 行业趋势 - 政策推动:国家药监局2024年发布血液制品智慧监管计划,要求2026年前实现信息化管理 [22] - 技术升级:企业通过优化工艺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丰富产品组合 [23] - 需求增长:医保覆盖扩大+临床认知深化推动人纤维蛋白原成为血液制品主要增长点 [24] 相关企业 - 上市公司:博雅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10家 [1] - 非上市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泰邦生物、南京信帆生物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