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述 -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是一种综合性列车控制系统,利用电子、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并实时监测和调整运行状态 [2] - ATC系统包括ATP(列车自动防护)、ATO(列车自动运行)和ATS(列车自动监控)三大子系统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ATC行业经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04年的探索阶段,2004年至2016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2019年的创新阶段,2019年至今的成熟阶段 [4][5][6] - 2004年颁布《CTCS技术规范总则》,确定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的总体架构,按功能划分为4级(CTCS-0级~CTCS-3级) [4] - 2019年京张高铁实现最高时速350千米、GoA2级有司机值守的自动驾驶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高强度合金、耐腐蚀材料等)、零部件(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和软件(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等) [8] - 中游为ATC系统集成商,下游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干线等领域 [8]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中国ATC车载设备进口数量150台,同比增长32.74%,进口金额666.37万元,同比下降73.78%,呈现"量增价跌"现象 [12] - 同期出口数量3834台,同比下降88.33%,出口金额3479.74万元,同比增长4.41%,呈现"量跌价升"现象 [12] - 进口端变化受政策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和技术替代(国产CTCS-3级系统自主化)驱动 [12] - 出口端变化反映结构性升级,技术输出模式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授权+本地适配"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通号自主研发CTCS-3级列控系统,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7.00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下降7.08% [19] - 交控科技自主研发FAO全自动运行系统,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4.73%,研发投入0.60亿元,同比增长9.83% [21] - 外资企业如西门子、阿尔斯通通过技术转让和合资模式参与中国市场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5G-R等前沿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如基于北斗三号的TACS系统进入商业化测试阶段 [23] - 国际化战略: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如泰国曼谷地铁项目采用中国全套ATC解决方案,埃及开罗轻轨项目引入中国FAO系统 [24][25] - 产业链协同:形成"5G+ATC+云计算"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华为与中国通号联合研发5G-R列控系统 [26]
研判2025!中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行业产业链、贸易情况、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进口量增价跌折射国产突破,出口结构升级驱动全球技术输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