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
环球网资讯·2025-07-10 10:0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 -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颠覆了月球科学领域许多长期建立的假说与理论,迫使国际学术界重新审视这些理论 [1] - 嫦娥六号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1935.3克月壤,使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人类认识月球新纪元 [1] - 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样品取得多项科学突破,包括揭秘样品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月球岩浆活动新理论 [2] 中国探月工程进展 -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探月工程每一步都带来惊喜,特别是嫦娥六号实现月球背面采样 [1] - 中国探月工程实施前,中国月球研究处于"跟随"位置,仅有1克美国赠送的阿波罗号月球岩石样本 [1] - 嫦娥六号首次精确测定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于42.5亿年前,为太阳系早期大型撞击历史提供精确"宇宙时钟"标尺 [2] 中国行星科学发展 - 随着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推进和更多"一手数据"获取,中国行星科学将从"跟跑"迈向"并跑",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引领 [2] -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表示希望建立月球研究的中国学派,中国科学家将在月球研究上作出原创性、突破性贡献 [2] - 嫦娥六号来自月球背面的样本让科学家看到了"不一样"的月球,为丰富人类知识宝库作出中国贡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