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产业债的推出背景与定位 - 高成长产业债旨在解决市场投融双方长期隔离问题,提供既有收益又让投资机构放心的特殊产品[1] -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传统"重城投、轻产业"投资逻辑失效,形成"资产荒"结构性欠配,产业类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1] - 产品定位为符合中国债券市场习惯的"高收益债"市场,剔除投机属性过强的垃圾债,核心目标是加强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4] 市场发展现状与目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上交所累计落地53只高成长产业债,金额合计373亿元,覆盖多地区多类型企业[1] - 年内已有80余家非银机构参与投资,产品成为机构增厚收益的重要选择[1] - 2025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发行全国商贸物流领域首单省属国企高成长产业债,期限3+2年,票面利率2.95%[2] - 上交所力争2024年底发行规模达到百只,并推动产品常态化发行[1][5] 产业企业融资支持措施 - 建立全链条服务团队,创设"交易所搭台,市场主体唱戏"模式,针对有良好偿债意愿的实体企业[2] - 推动中介机构优化立项标准,鼓励券商承销产业企业债券[2] - 设计多层次投融对接机制,帮助投资机构挖掘企业价值,营造友好融资环境[2] - 建立动态项目库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深度挖掘企业融资需求[5] 投资者保护与市场建设机制 - 要求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及时性针对性,鼓励高频披露核心财务数据以提升透明度[3] - 设置投资者保护条款,包括财务事项承诺、限制性承诺和增信担保等[4] - 引导主承销商提供做市或询报价服务,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4] - 约定违约认定与责任承担方式,鼓励企业探索多样化违约处置路径[4] 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 - 需扭转债券市场长期观念,处理信用分层带来的风险,平衡对恶意逃废债与一般经营失败违约的处置[5] - 中介机构存在畏惧违约心理,需厘清其责任以促进面向高成长主体展业[5] - 2025年下半年将联合各条线举办全市场业务培训,筹备发行人集体路演加快分层市场建设[5]
直面债券市场难题 上交所打造高成长产业债市场
证券时报网·2025-07-10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