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暑期防溺水 除了“堵”,还能怎么“疏”?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7-11 08:32
技防措施 - 江西省共青城市采用无人机巡查和AI实时识别技术,部署3台"宝莲灯"全自动机库,覆盖24平方公里水域,可全天候识别野泳、野钓等危险行为并立即喊话驱离 [1] - 江西新余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山南村委安装"哨兵"系统,减轻基层防控压力,相比往年需5名村干部和12名志愿者轮班巡查每人每天走2万多步的效率大幅提升 [2] - 部分地区将中小学生面部信息录入防溺水智能安防系统数据库,一旦进入危险区域即刻启动警报并通知家长和老师 [2] 人防措施 - 河北省平泉市消防员开展逼真溺水演示,从模拟落水到自救技巧全面展示 [4] - 湖南省2024年7月1日实施《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明确学校、家庭、政府等各方责任 [4] - 立法推动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涉及10-20个部门,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运行 [5] 物防建设 - 云南文山州实施"一乡镇一泳池"项目,采取三级资金筹措方式(州级补助5万/项目+县市自筹+社会资助),两年投入2827万元建成107座泳池实现乡镇全覆盖 [7] - 项目推进后文山州八个县市中七个实现"零溺亡",溺水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 [7] - 文山州重点推进泳池运维管理、配套设施升级、教练员培训和常态化青少年游泳赛事四大措施 [8][9][10] 专家观点 - 北京大学教授马亮指出技防手段(大数据/AI/物联网)可提升防溺水工作精准度和效率,但需配套部门协同和及时响应机制 [3] - 建议建立多层级投入机制避免资源浪费,省市县共同出资建设技术平台,同时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的防溺水措施 [6] - 强调通过乡村振兴吸引父母返乡就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是解决偏远地区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