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杜加尔14岁开始职业生涯,17岁为德意志银行打造套利系统,21岁创办云计算公司Nivio并估值1亿美元[1] - 2016年创办Engineer.ai(后改名Builder.ai),核心理念为用AI标准化模块结合全球众包人力实现低成本软件开发[3] - 公司宣称拥有全球首个AI产品经理"娜塔莎",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生成应用架构[3] 融资历程 - 2018年A轮融资2950万美元(欧洲当时最大规模之一),投资方包括瑞士风投、新加坡风投和软银[4] - 2021年B轮融资6500万美元,推出Builder Studio平台并打出"让软件构建像点披萨一样简单"的口号[6] - 2022年C轮融资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美国机构、世界银行、好莱坞大亨和微软[6] - 2023年D轮融资2.5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领投,37家机构跟投,总融资超4.5亿美元,估值达15亿美元[6][7] 骗局揭露 - 2024年审计发现公司虚报营收300%(宣称2.2亿美元实际仅5500万美元)[9] - 主要债权人Viola Credit扣押3700万美元后,公司于2024年5月20日申请破产[9] - 实际运营中200名印度程序员人工替代AI功能,演示时后台手动接管操作[4] - 宣称处理的10亿行代码数据中90%为公开数据集复制粘贴[10] 行业现象 - AI行业存在算法黑箱(决策不可解释)、演示黑箱(预录交互视频)和数据黑箱(伪造数据集)三重技术壁垒[10] - 伪AI企业常见套路:廉价人力替代算法、开源模型包装自研、漂亮Demo掩盖缺陷[12] - 美国每年因电信诈骗损失近千亿美元,Builder.ai案例显示诈骗目标已升级至企业级投资者[12]
没有智能全是人工!印度AI,超级骗骗骗
金投网·2025-07-11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