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南海仲裁案”及其“裁决”的非法底色(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2025-07-12 05:58
南海仲裁案争议 - 国际舆论场在7月12日前后频繁炒作所谓"南海仲裁案"及其"裁决",部分南海争端当事国试图借此强化单方面主张,个别域外势力则借机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 [1] - 中国一贯坚持"不接受、不参与仲裁,不接受、不承认裁决结果"的立场,认为该仲裁严重干扰南海问题解决,损害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公信力 [1] 仲裁庭法律缺陷 - 仲裁庭违背"国家同意"原则进行越权审理,其裁决缺乏法律基础,属于无源之水 [1] - 仲裁庭罔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调整领土主权事项的规定,强行裁定领土归属,违背国际司法基本原则 [2] - 仲裁庭在"历史性权利""群岛整体性"等问题上肆意变更海洋法规则,实际是在进行"造法"而非解释法律 [2] 仲裁程序公正性问题 - 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柳井俊二同时担任日本政府安保法制恳谈会会长,存在利益冲突 [2] - 仲裁庭多次允许菲律宾提交补充"证据",且未对专家报告进行充分质询就径直采信,违反国际法证据规则 [2] 南海问题解决路径 - 南海问题涉及多国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端,历史、政治、法律因素复杂,无法通过单方面仲裁解决 [3] - 当前南海形势总体稳定并非因为仲裁裁决,而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 -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各方保持克制和耐心,尊重历史事实,发挥国际合作精神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