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企出海如何构建“能力矩阵”
经济观察网·2025-07-12 08:17

中国企业出海现状 - 2024年德勤助力超过2000家中资企业在全球96个国家实现国际化发展 [2] - 出海面临技术壁垒、文化鸿沟、供应链重构、合规性等多重挑战 [2] - 能力建设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 中国企业既有优势 科技创新能力 - 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标杆 [4] - 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半江山 [4] - TikTok凭借推荐算法在全球社交媒体市场独树一帜 [4] - 华为鸿蒙系统吸引254万开发者,搭载设备突破9亿台 [4] - 华为每年投入不少于10%营收用于研发 [5] - 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费用186亿元,日均产出16.8项专利 [5] 制造能力 -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欧洲首座新能源乘用车工厂 [6]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为宝马、大众供货 [6] - 中国制造能力出海是工业标准、管理体系和产业协同能力的全球延伸 [6] 供应链组织能力 - 特斯拉上海工厂"4小时产业圈"体现国内供应链高效 [7] - 吉利为马来西亚宝腾引进28家全球供应商 [7] - 吉利促成马来西亚本地供应商与中国企业合作,提高本地配件比例8% [7] 高阶目标 品牌建设 - 安踏集团将资源向主品牌"ANTA"倾斜 [8] - 南京泉峰集团推出自有品牌"Devon"成为增长主引擎 [8] 标准制定 - 印尼78%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由中国品牌占据 [9] - 印尼90%充电桩采用欧洲CCS2标准 [9] - 中国电动车需加装欧洲转换接口,成本抬高 [10] 行业话语权 - 蚂蚁集团Alipay+覆盖10亿亚洲游客 [11] - 马云提出e-WTP倡议,覆盖200多个国家信用评价体系 [11][12] - 华为通过行业峰会、趋势报告等方式输出思想领导力 [12] 全局能力 合规能力 - 出海初期企业面临法律认知盲区和资源匮乏 [13] - 成熟期企业需应对多法域交叉监管和供应链系统性风险 [13] - 需构建多层级合规体系和数字化风险预测工具 [14] 跨文化管理 - 初期企业需提高文化敏感性,建立信任基础 [16] - 成熟期企业需解决深层价值观冲突和领导力断层 [16] - 华为采取"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的授权模式 [16] 把握国际格局 - 初期企业需追踪目标国政局变动和经贸风险 [19] - 成熟期企业易受地缘政治打击,需建立多边形供应链 [20][21] - 顶尖企业可借助风险评估模型和政策游说团队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