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起!山东布局“天空之城”
大众日报·2025-07-12 09:12
低空产业规模与结构 - 山东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1400余家 居全国第三位 [2] - 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 发动机 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 [2] - 无人机起降平台总量达524个 其中285个为去年新建 [4] 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 - 工业无人机在续航 载重能力 复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部分企业参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技术标准制定与验证飞行 [2] - 航空复合材料 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等关键配套能力加速提升 [2] 应用场景拓展 - 30个低空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文化旅游 物流快递 医疗服务等10余个领域 [3] - 青岛海岛低空物流实现鲜活海鲜"10分钟即达" 较水运提速75%以上 [3] - 医疗急救领域实现血液 药品 检验样本无人机即时配送 [3] 区域产业集群建设 - 济南低空产业示范基地构建"通航+改装"一体化产业园区 [4] - 滨州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园引进南京长空 成都纵横等头部企业 [4] - 6个运输机场实现"运通融合"发展 建成9个低空飞行营地 [4]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发挥"链长制"作用 打造覆盖装备制造 行业应用的产业链体系 [5] - 支持建立省工业级无人机制造业创新中心 新技术演示中心 [5] - 重点拓展市政管理 线路巡检 物流运输 海洋监测等应用边界 [5]